• 耀世娱乐注册
  • 耀世娱乐登录
  • 耀世娱乐招商QQ
  • 中国钢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

    作者:admin发表时间:2023-06-19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原钢铁研究总院联合原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共同组建。2007年,中国钢研资产总额75.86亿元,销售收入45.09亿元,利润总额3.37亿元。中国钢研是我国冶金行业*大的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长期以来,承担了冶金系统85%以上国防军工新材料研制任务和冶金行业50%以上共性和前沿技术开发任务,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名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

      中国钢研是我国冶金行业*大的科技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长期以来,承担了冶金系统85%以上国防军工新材料研制任务和冶金行业50%以上共性和前沿技术开发任务,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及国防军工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钢研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新中国的发展紧紧相联,与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步步相随,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钢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个不同时期的改革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迎领潮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与成就。

      改革开放前,钢研总院是以冶金工艺和材料研究为主的部属科研院所,下设二十二个专业研究室,实行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由国家拨付事业费、科研经费和基建经费,管理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院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课题。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钢研总院不断加快体制机制转变,特别是在1999年按照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方针进行了企业化转制,从一个运行了四十多年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钢研总院确立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相协调、齐头并进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经过改制,钢研总院发生了六大变化:首先是主体性质由科研院所转变为科技企业;其次是市场角色由靠事业费拨款转变为到主动出击、融入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第三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由科学事业型向科技型企业转变;第四是科技优势由具有明显学术特点的学科优势向学科交叉、系统集成的综合科技优势转变;第五是社会保障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社会化转变;第六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完成了保值增值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钢研总院更名为中国钢研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集团公司管理构架。在集团内通过业务重组,重新构建了科研体系、产业体系和后勤支撑体系。中国钢研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总会计师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将集团化管理贯穿于科研、生产、经营全过程。

      钢研总院在成立之初只有冶金室、分析室、耐火材料室、煤焦室四个研究室,职工总数只有132人,其中工程师24人,助工21人。科研任务主要为包头、武汉、太原等重点钢铁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钢研总院也不断发展壮大,1977年职工总数达到2732人,科技人员总数曾经达到1226人。形成了精密合金、铁合金、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等二十二个专业研究室,科研课题是来自国家的纵向课题,25年来共鉴定科技成果1143个,1977年时到款科研经费为290万元。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研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主旋律,不断优化和整合科技资源,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现有科技人员1889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6人。中国钢研是冶金科技人才重要培养基地之一,设有研究生部,2个研究生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导师45人,硕士导师102人。是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3800余项,获得*奖励255项、省部级奖励952项。“十五”期间承担国家课题406项,纵向来款共计10.5亿元,同“九五”相比增长106%,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授权专利212项。2007年国家科研经费到款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钢研作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用关键新材料重要的研发基地,先后为“两弹一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等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冶金新材料。“十五”期间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型号任务,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2006年获得国防科工委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协作配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中国钢研作为冶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基地,开展了高炉喷煤、转炉溅渣护炉、高效连铸技术、球团(小球)烧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为冶金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国钢研为主承担的国家“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在充分考虑经济性的条件下,将钢铁材料强度提高一倍,保持塑韧性基本不变,荣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中国钢研获得2004-2006年度中央企业任期考核科技创新特别奖,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

      中国钢研一方面努力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致力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优势技术转化为高技术产业项目,努力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化、工程大型化、品牌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组建了以安泰科技、金自天正两家上市公司以及新冶集团、钢研高纳、纳克公司、中联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属新材料产业和冶金工程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材料和先进技术。

      中国钢研陆续在中关村昌平产业园、中关村永丰产业园、中关村丰台产业园、北京天竺空港基地、河北石家庄高新区、河北涿州开发区新购和建设了6大产业基地,共计1500余亩。投资12亿元,建设了17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其中6项被列入*“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通讯、石化、船舶、冶金等领域。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大的非晶微晶(纳米晶)合金生产基地、国内第二大的药芯焊丝生产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温母合金及CA精铸生产基地以及高速钢研发与生产基地等。

      高科技产业带来了中国钢研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持续增加。截止2007年底,资产总额增长到75.86亿元,销售收入45.09亿元,利润总额3.37亿元。

      中国钢研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建立合作关系,产品销往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中日重点国际科技合作JICA项目冶金燃烧环保技术改善项目,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设备交接工作,已向十几家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推广。安泰科技通过投资德国ODERSUN公司,研究开发新一代金属薄膜太阳能电池,目前已完成中试。特种软磁材料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大量销售于日本、印度等国。

      中国钢研经过50余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的文化传统。主要包括:以“科技铁人”陈篪为代表的“安、钻、迷”的科研精神;实行“科研、生产、应用”三结合,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杆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人才观等等。中国钢研高度重视党建、企业文化、精神文明等软实力的发展,中国钢研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文化传统,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规范党建工作流程,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努力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为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中国钢研秉承五十余年的优良文化,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总结、提炼广大职工文化价值取向,提出了“钢研愿景、钢研使命、钢研精神、核心理念、员工追求”五个方面的内涵,出台了中国钢研《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管理办法》、《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统一的文化理念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塑造中国钢研品牌。

      1994年至今,中国钢研连续14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此外,中国钢研2003年、200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中央国家机关、北京市和海淀区评为“文体活动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学习型院所先进单位”、“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李卫和董瀚两位同志分别当选了2000年和2005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干勇总经理当选党的十六大、;才让书记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同志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6年开始的,使钢研总院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各级党政组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正常的科研秩序被打破,人们的思想受到重大冲击,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1978年3月中共中央、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版权所有: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楼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传真:客服客服MSN:联盟网站:硬质合金商务网粉末冶金人才网粉末冶金书库注射成形网中国粉体网粉体行业网上展粉末冶金网上展

    联系方式

    电话:400-123-4567

    Email: admin@baidu.com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88888888